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信息 > 正文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来源: | 发布日期:2012-04-16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及影响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每个大学生都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围,在不同的实践范围中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根据大学生一般的实践范围和个人的成长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以及传媒环境四个部分。

(一)家庭环境及其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指家长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相对比较独立,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但是其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等,往往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家庭的长期影响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性格、品行和对社会、对事物的基本态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成为家里重点关注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现代家庭早已走出孤立生产单位的时代,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密切相关,社会要求家庭抚养教育子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预期不断加强。也就是说,家庭的教育职能大大加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相应加强。

(二)学校环境及其影响

在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的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地。因此,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环境有硬环境与软环境之分。硬环境主要指办学指标、建筑、道路、实验仪器与设备、公共服务设施等;软环境主要指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管理艺术、师德建设等等。硬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但相对而言,高校的软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更大。首先是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主要方面。各学科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坚持什么样的观点、立场去讲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而言,学科教学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起极大的舆论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环节的组织和教学艺术的运用过程中,能不断地使学生激思、励志、娱目和动情,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是校园活动的影响。高校不仅具有教书功能,而且具有育人功能。大学生个人能力及社会实践的锻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各种校园活动。校园活动所涉及的面很广,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因素也较复杂,其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对相关校园活动给予积极的引导,就完全可以用积极教育因素占领大学校园里的各项活动阵地,使大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再次是教师榜样的影响。大学生尊重科学,渴求知识,必然尊重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师。在大学生心目中,教师既是他们业务成长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导师,也是指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进步的长者。所以,教师自身人格对大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再好的教科书、道德格言和奖惩条例都替代不了的。最后是校园风气的影响。学生置身于校园环境三至四年,必然要受到校园风气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潜移默化的。校园风气是一种具有全局性的稳定的精神力量,它普遍存在于学校的各个部门,体现在全体师生员工之中。一个学校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对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师生产生感染与熏陶作用。

(三)社区环境及其影响

社区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在行政管理上,高校相对街道、乡镇等概念是基本独立的,但是师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又难免和高校所在的区域相联系,因此,社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的社区在长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都会形成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传统,同时也难免存在自身的文化惰性。如果能将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引入高校,并加以继承与发扬,不仅能陶冶师生情操,还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二是社区风气的影响。和校园风气一样,某种长期、稳定、起主导作用的社区风气对社区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社区风气对生活在其中的成员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三是道德规范的影响。在社区里,协调和制约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舆论和道德规范。和社区其他个体一样,如果高校师生生活在该社区,就必先要适应社区特定的道德规范,才能被容纳。

(四)传媒环境及其影响

传媒亦即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影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形式。大众传播是相对于人际传播的一种间接性传播。传媒环境是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交往日益增多,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信息业得到飞速发展,传媒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趋深远。传媒作为当今社会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广泛性、导向性、全面性、可证性等特点,决定了传媒环境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其他宣传媒体自由程度的日益增强,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要由家庭、学校、社区和传媒等环境因素所构成。这些环境因素一方面存在各自差异,另一方面又具有多种相同或相似之处,这些环境因素的共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从而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广泛性

从广义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涉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运动变化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包的复杂而广泛的万维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涉及因素亦包含其中。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既包括自然性环境因素,又包括社会性环境因素;既包括物质性环境因素,又包括精神性环境因素;既包括政治环境因素,又包括经济环境因素与文化环境因素。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既包括历史的因素,又包括现实的因素;既包括社会大环境,又包括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相对较小的环境。从环境作用的性质来看,它既包括积极的环境因素(正效应因素或正面因素),又包括消极的环境因素(负效应因素或负面因素)。

(二)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各种因素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上,而且表现在环境因素本质属性判别的复杂程度上。虽然,在理论上根据大学生成长过程,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划分为具体的家庭、学校、社区和传媒等环境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因素的存在,且不一定能直接感觉到,却潜移默化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例如,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中,既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也有一些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还有一些封建主义的文化残余、政治及生活习俗,一些丑陋的、反动的思想往往还披上美丽的伪装,致使大学生们难以辨别真伪。

(三)可控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虽然复杂、广泛,但它并不是不可思议、难以捉摸的,而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具有可控性。可控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把握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上。例如,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到一个微观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又完全是可以被我们了解、认识、掌握和利用的。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探讨,主要限于家庭、学校、社区与传媒四个因素,就是这个原因。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理论,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再复杂,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四)动态性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同样处于一种动态运行过程中。从自然环境因素来看,随着人们改造世界、利用自然的生产活动的深入,今天人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跟过去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要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启蒙读书到上大学,往往要经历十几年时间,耳濡目染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中。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环境变化巨大,在经济方面,改革前,搞单一的公有制、单一的计划经济以及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改革后,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逐步落实。这些动态的变化无不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中。 (五)渗透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价值观念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而主要是靠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及渗透来实现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都在跟学生发生接触,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通过与环境的交流接受教育,日积月累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出现情感的升华、政治思想认识的升华。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学校历史悠久,校风严谨,办学规范,管理科学,同学之间互助友爱,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学生无形中受到校园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亦然。